氯甲烷
【理化性质】
氯甲烷 (methyl chloride,choromethane,CH3Cl),又名甲基氯,为无色易液化的气体,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具乙醚气味和甜味。分子量50.49,液体密度0.92g/cm3(20/4℃),气体密度1.785g/L,沸点-23.76℃。微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丙酮。不易燃烧和爆炸。无腐蚀性。高温时 (400℃以上)和强光下分解成甲醇和盐酸,加热或遇火焰生成光气。
【职业接触】
在生产氯甲烷;以氯甲烷作化学工业中的溶剂、甲基化剂和氯化剂,制备硅酮聚合物的原料、制备泡沫塑料的发泡剂时均可接触。
【毒代动力学】
本品在生产条件下主要经呼吸道吸收。进入体内氯甲烷很快进入组织。吸收的70%氯甲烷很快进行代谢转化,先水解为甲醇和氯化氢,再经氧化为甲醛和甲酸。60%以二氧化碳形式排出,35%从尿排出,极少量以原形从肺排出,其余部分存留于脑、心、肝、肾、胃、肌肉、脾等组织中。
【毒性】
本品属低毒性,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也可累及肝、肾。小 鼠吸入 LC506.6g/m3(6h)、LC2.0g/m3(4h);豚鼠吸入14.42g/m31h未见毒性反应,1.03~2.06g/m38h未见异常,4.12~8.24g/m31h有致死危险,2.4~3.0g/m3l2.5h致死;狗吸入1.05g/m36h,两周后全身震颤、痉挛、步态蹒跚、半数动物不能站立。小鼠、大鼠、豚鼠、兔、狗吸入0.63g/m3每天6h,共175天无中毒反应,2.09g/m3每天6h,175天出现中毒反应。小鼠吸入1.05g/m3每天6h,7天出现肌强直性痉挛;大鼠吸入6.3~8.4g/m3每
天6h,3~4天出现痉挛性呼吸困难,部分动物死亡;兔吸入6~8g/m3每天6h,6天,致死;猫吸入4.18g/m3,每天6h,7天,拒食、肌肉痉挛、呼吸困难、3~4周内致死;猴吸入4.18g/m3,每天6h,6天,步态不稳、痉挛、知觉丧失。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菌TA1535,+S9或-S9,阳性。大鼠显性致死性突变试验阳性。小鼠吸入2080mg/m3每天6h,每周5天,24个月可发生肾脏肿瘤。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发生在吸入浓度超过1.0g/m3。潜伏期数分钟到数小时。轻者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步态蹒跚、精神错乱,一般1~2日可恢复。重者呈现谵妄、躁动、抽搐、震颤、视力障碍、昏迷,呼出气中有酮体味,尿中出现蛋白、红白细胞,尿中还可检出甲酸盐和丙酮;部分患者可伴有肺水肿,数周后才能康复,亦可残留头痛、头晕、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长期接触氯甲烷可发生慢性中毒,轻者困倦、嗜睡、头痛、烦躁不安、易激动、情
绪不稳定、感觉异常,重者步态蹒跚、视力障碍、震颤。IARC不认为氯甲烷对人有致癌作用。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职业史和临床表现,呼出气中有特殊的丙酮气味和尿中检出甲酸盐、丙酮可作诊断参考指标。急性中毒临床表现有时似甲醇中毒或硫化氢中毒,应予鉴别。慢性中毒起病缓慢,常无特殊体征,除无发热外,临床表现易与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病毒性疾病混淆,应注意鉴别。
【治疗】
目前无特殊解毒剂,主要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防治肺水肿。忌用水合氯醛,以免加重肝损害。
【预防】
生产氯甲烷设备和管道要密闭,检修设备应戴防毒面具,加压装瓶时要预防压缩液体喷射到人体。禁止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贫血、酒精中毒、肝和肾病者接触氯甲烷。中度或重度中毒治愈后应调离原工作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