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
【理化性质】
臭氧 (ozone,O3)为无色气体,有特殊的气味。分子量48。密度1.65g/cm3,熔点-193℃,沸点-112℃。100ml水中溶解0.494ml(25℃)。短波光辐射能使空气中的氧转变成臭氧。
【职业接触】
正常空气中含有极微量臭氧。在生产活动中,如高压电器放电过程,强大的紫外光灯,炭精棒电弧,电火花,光谱分析发光等都有微量臭氧生成。焊接切割过程也产生臭氧。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如果工作场所通风不好,臭氧累积过多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另外,用臭氧消毒饮水、处理工业废水、漂白纸张及 "净化居民室内空气"等过程中也接触到臭氧。
【临床表现】
短时间吸入低浓度臭氧,主要引起口腔、咽喉干燥,胸骨下紧束感、胸闷、咳嗽、咳粘痰等症状,胸痛可持续2天,及嗜睡或失眠、头痛、思想不集中、分析能力减退,味觉异常、食欲减退、疲劳无力等,并有肺功能改变。短时间吸入高浓度臭氧,可立即产生粘膜刺激症状,经过几小时潜伏期后可逐渐发生肺水肿的表现,病情发展类似氮氧化物中毒。
长期吸入低浓度的臭氧可引起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有密切接触臭氧的职业史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及典型粘膜刺激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诊。注意与急性光气、氮氧化物中毒鉴别。
【治疗】
按刺激性气体中毒治疗原则进行治疗,重点是尽早防治肺水肿。
【预防】
改革工艺过程,如采用自动焊接;在生产工作场所要全面通风和局部排气装置。加强个体防护如戴防毒面具等。 |